Search

[親子對話]

除了伴讀,我最重視的是親子對話;吃飯時間,睡前聊天,都是最容易發...

  • Share this:

[親子對話]

除了伴讀,我最重視的是親子對話;吃飯時間,睡前聊天,都是最容易發生這種美好的親子對話。你們都試過嗎?

今晚吃飯時,6歲的大哥偶然問了一條問題⋯⋯

哥:媽咪,點解人類和動物的生活方式咁唔同嘅?
媽:可唔可以舉個例子來講下有咩唔同?(協助孩子釐清問題或修窄討論範圍是很重要的,也反映我很重視他的問題)
哥:譬如動物要自己找嘢食,但人就唔需要。
媽:你確定人真的不用自己找食物嗎?
哥:我地嘅食物就咁買返來咋嘛!
媽:哦?咁我地係街市買來嘅食物又邊度來呢?
哥:用貨車運來囉!
媽:咁貨車又係邊度運來食物呢?
哥:⋯⋯

我們就這樣上了一節小三常識課:食物從哪裡來,(中間有提及人口過剩而過度捕捉宰殺動物而造成的物種滅絕及環境破壞等問題);又上了一節歷史課:原始人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同,最後才討論人禽之辨(非孟子所論的,只是小學雞版)。說罷,哥又問了一條問題:

哥:好似唔係所有地方都有足夠的食物,係咪呀?
媽:咁你又知不知道哪些地方無足夠食物,每天發生餓死人的事?
哥:非洲囉!
爸:其實不單是非洲,仲有些地方可能因為戰亂而無食物,有些地方人口太多又造不夠食物而有飢荒(簡單帶過人口膨脹的問題),也有些地方因為政府不讓其他人幫忙,但靠自己國家又造不出足夠的食物而發生糧食不足的問題。好似北韓。
哥:點解有啲政府會咁衰要餓死啲人民?
爸:這個好複雜,係一條好深嘅中學通識題⋯⋯
媽:其實這情況中國以前都發生過⋯⋯(講完晉惠帝的「何不食肉靡?」的歷史故事後)如果我地畀一啲較自私又蠢嘅人做了政府首領,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我想帶出極權帶來的人禍問題,當然僅6歲的大哥未理解到)
哥:如果咁多人唔夠食物,咪好慘囉!會死好多人啊!
媽:對,唔講咁遠,講返香港都有好多貧窮的人無屋住無嘢食,你仲記唔記得今日在教會門前有一個無家者的情境?
哥:記得!他就咁當張長石櫈做床,又執好多紙皮。
爸:你知不知道他們點解要執紙皮?
(下刪千字對話,大抵都是陳述香港的貧窮問題)

我們最後吃完飯,還即時上網搜尋一些紀錄片或資訊節目,讓三兄弟一起了解香港的住屋問題和貧窮老人的境遇。孩子最深刻的是棺材房,以及執紙皮發霉麵包的老婆婆。看來要深化孩子的體見,要加快安排孩子到市區更新探知館參觀才行。

註:我們又不是每天都有這種形式的親子對話,但當孩子的問題一到,我們確是認真回答;若有時間,更會將話題發展成深層的對話,或一些家庭活動。我們相信這類的親子對話不單是對親子關係有益,更有助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孩子對世界的眼光和同理心。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蝸牛媽媽主張不功利、不急躁、不揠苗助長的慢教育,定時分享慢吞吞的育兒心得,也歡迎同路人交流互相砥礪!
View all posts